![]() |
凯迪童模 | ![]() |
外籍儿童模特资料 |
管孩子:在“严厉”与“娇纵”间找个平衡点“管孩子难!”在这个社会,当爹妈的大多都有这个体会,不论是家有两三岁的黄口小儿,还是有正值青春期的子女,甚或“七八岁狗也嫌”的孩子,都不好管。遵循上一代“树大自直”的观念,没那份淡定;用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的办法,连自己都下不去手;一味地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,又惟恐养出一个“啃老族”……好在,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学习做父母的重要性,越来越多本土的、外来的理念和方法来帮助愿意学习的父母来轻松地管孩子。 3月2日,记者有幸结识了正面管教讲师从钰潼。她为记者及其他几位妈妈推介了一种来自美国的管教孩子的方法——正面管教。这种方法能帮助父母对待孩子时,既不惩罚也不娇纵,“和善而坚定”的对待孩子。 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 是否与对孩子的期待一致 在认识“正面管教”这一理念和方法前,丛钰潼先让在场的妈妈说出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,或者说,孩子身上有什么言行让你束手无措,毫无办法。建议读者朋友也先找出纸笔,写下自己的挑战。 ——吃饭特别慢,一顿饭吃半个小时甚至更长; ——起床特磨蹭,早晨起床经常演变成一场战争; ——不停地问问题,常问得妈妈哑口无言; ——不愿意做作业,不愿意上学,光想着玩; ——经常和父母意见不一致,自己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…… 也许你的孩子有以上言行,也许有其他言行,让你抓狂,让你无可奈何。先放一边,接着,丛钰潼让家长说说,自己对孩子15年或者20年后的期待。这种期待,可以是品质,也可以是生活的状态。 ——期待孩子健康、快乐、生活无忧; ——期待孩子善良、孝顺、婚姻美满; ——期待孩子考个好大学,有个好工作; ——期待孩子眼界开阔、独立自主、有钱有地位…… 在说出对孩子的期待后,丛钰潼让妈妈们回想一下:自己在面临孩子的挑战时,是怎么做的?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,是否有助于孩子朝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? 面对孩子的挑战 你如何应对 面对孩子的挑战,譬如上文第一个问题,“吃饭特别慢”。作为家长,如果你的孩子有这种情况,你怎么处理? 第一种:要求孩子必须半个小时之内吃完,到点就把饭端走。吃不饱?不管!饿肚子,一直到下顿开饭。或者,在孩子吃饭时,不停催促,“快点吃吧!再不快点吃就迟到了。” 第二种:给孩子提要求,如果20分钟能吃完饭,就给他一个喜欢的玩具,或者买好吃的。 第三种:慢就慢吧!不管他,爱吃到什么时候吃到什么时候,父母该忙什么就去忙什么。 以上这三种处理方式,或者说,父母应对孩子挑战的方式,大致可以分别归纳为“惩罚(或者说严厉)”、“贿赂”、“娇纵”。这三种处理方法,都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人格。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,“我用了惩罚的方法,很管用!”“我用贿赂的办法,很有效!”丛钰潼分析,短期的有效,会掩盖孩子已经产生的行为偏差,对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会埋下定时炸弹。以惩罚这种方式为例,已经做父母的人可以回想一下,自己小时候被父母惩罚时,是否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还是会产生愤恨、报复、反叛、退缩等心理?答案是后者,一个经常受惩罚,或者说,有着过分严厉父母的孩子,或者报复心强,经常反叛父母及社会,或者丧失自我,极度自卑。 同时,使用这三种方法的父母,看到的只是孩子本身的行为,没有看到其行为背后的原因。如果把孩子比喻成冰山,那么孩子的行为仅仅是露出海面的一部分,海面底下的部分我们看不到,必须潜入海底去探寻。再以孩子吃饭慢这件事为例:孩子为什么吃饭这么慢?是因为非常喜欢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氛围,还是喜欢边吃边摆弄饭?是因为消化系统的问题,还是心理需求方面的问题?如果是很长时间以来的习惯,那么,怎么形成了这个习惯?作为父母,只有把这些问题想透了弄明白了,才能把准孩子成长的脉搏,否则就是瞎看病,乱用药。同时,不同孩子即使表现出来的行为相同,背后的原因也不同,解决方法当然也不相同。 正面管教就是提供这样一种理念和方法,既能让父母在管教孩子时,在过分严厉和娇纵孩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,还能帮助父母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,继而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行为。 正面的方法 和善与坚定并行 严厉型的父母,经常挂在口头的是诸如此类的话:“我要你怎么做,你就得怎么做。”“这些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,你违反规则会得到的惩罚。”在这样的家庭,孩子不参与决策过程,有规矩但没有自由,没有选择。 娇纵型的父母,经常挂在口头上这一类的话:“我们没有规则。我相信我们会爱对方,并且会幸福,我相信你以后会选择自己的规则。”“你想怎么做,就怎么做。”在这样的家庭中,孩子有无限制的选择,有充分的自由但没有规矩。 正面管教型的父母,则会遵循这样的原则:“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,你可以选择。”“我们一起来制订对双方有利的规则。”在这样的家庭,孩子既有规矩也有自由。 那么到底什么是正面管教?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怎样才算正面管教呢?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,用正面的语言、正面的行为给予孩子肯定、鼓励、积极的预期,在培养孩子自律的基础上,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及各种良好品格。 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是否属于正面管教,有5个标准: ——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?正面管教,既尊重孩子,又尊重自己,尊重所处的形势、环境等。 ——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?正面管教,父母在管教孩子以前,已经在心灵上与孩子建立了链接,双方都处在一种理性状态和爱的氛围中,父母的言行让孩子能从心底感受到关爱。 ——是否长期有效?惩罚和贿赂在短期看来往往都能见效,但长期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人格,不利于激发孩子内心的成长需求。 ——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,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?正面管教父母正在做的事情,是培养孩子自己的自理自立能力,不是包办代替?父母的管教,有利于培养孩子尊重他人、关心他人、善于解决问题、敢于承担责任、乐于贡献、愿意合作等品质。 ——是否能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有力量?凡属于正面管教的言行,都能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,从而推动孩子不断地自我成长。帮助孩子发现了自身所具有的强大力量,在学习、生活等各方面,就会主动要求进步,家长无需再“推”“拽”“拉”等。
那么,正面管教在使用过程中,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?丛钰潼也进行了详细介绍,请关注本报下期教育版《学习正面管教(下)》。农村大众报记者 魏新美 该体系在美国发展30多年,是在心理学研究基础上广为验证的儿童教导模型,以个体心理学先驱、阿尔弗雷德·阿德勒和鲁道夫·德雷克斯的思想为基础,由世界著名教育家、作家简·尼尔森和琳·洛特应用于亲子关系教育领域。其核心理念是用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相互尊重的方式,结合和善与坚定,通过家庭会议、鼓励、从错误中学习等多种工具和方法,培养孩子自律,帮助家长和老师了解孩子,让孩子成长为快乐、自信、有价值的人。该体系2011年进入中国,现在不少城市都有培训讲师和推广机构。简·尼尔森著的《正面管教》一书,自1981年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,被翻译成16种语言,在美国销量超过600万册。 网址:http://www.kidmodel.cn/ertong/news/649.htm 14/03/07
|
相关
|